![]() | 吳家禧 » | 01:從投身劇院後台工作,到成立赫墾坊劇團(6’32”) 03:投考香港演藝學院的原因;在演藝學院中的學習(6’58”) 04:演藝學院第一屆導演系同學;演藝學院時期的難忘逸事(6’23”) 07:香港大會堂對劇團發展的重要意義;公營場地政策的負面影響(4’30”) 01:由後台小伙子、見習演員到演藝學生(10’53”) 03:成立赫墾坊的經過;筆名「莫唏」的由來(17’11”) 04:入讀演藝學院導演系;創作劇本獲讚賞(12’56”) 06:編劇和導演之間的溝通;與不同團體的合作經驗(21’38”) 07:獲演藝發展局資助,赫墾坊的「開墾」時期(17’14”) 10:推行中小學戲劇教育計劃(26’11”) 11:戲劇教育的發展方向(12’37”) |
![]() | 崔婉芬 » | 02:早年的戲劇知識來源(2'09") 03:就讀演藝學院時的難忘事;燈光啟蒙老師夏柏祖(5'41") 04:放棄在畢業前為香港話劇團製作當燈光設計的機會;何應豐的佈景設計增加燈光設計與調整難度(4'55") 05:畢業後首個製作的難忘經驗;舞台管理今昔變化(6'57") 07:燈光與其他舞美設計的配合(5'18") 08:在香港及芬蘭的教學經驗與觀察;香港與外地的燈光設計方式異同(8'08") 01:從初演「屍體」與戲劇相遇,到考進香港演藝學院(17'55") 03:在演藝學院上課的日子(15'02") 04:難忘驚險演出,憑智慧應對突發事情(14'58") 06:英美留學經歷,啟發設計新理念(16'28") |
Username | |
Password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