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家禧

口述歷史

赫墾坊劇團的創團藝術總監吳家禧先生,涉足過後台技術、燈光設計、編劇、導演、演員、戲劇教育等崗位,於兩次共接近4小時的錄音訪問中,他一一跟我們分享了當中的不同挑戰與滿足感;錄影訪問時,他更帶著我們沿灣仔至中環海旁,邊走邊談對他影響甚深的幾個表演場地。

錄影訪問 錄音訪問

  • 01:從投身劇院後台工作,到成立赫墾坊劇團(6’32”)
  • 02:在香港藝術中心工作的經驗(3’04”)
  • 03:投考香港演藝學院的原因;在演藝學院中的學習(6’58”)
  • 04:演藝學院第一屆導演系同學;演藝學院時期的難忘逸事(6’23”)
  • 05:赫墾坊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上演過的幾個難忘作品(6’16”)
  • 06:參與「戲劇匯演」的經驗(3’50”)
  • 07:香港大會堂對劇團發展的重要意義;公營場地政策的負面影響(4’30”)
  • 08:從業餘過渡至專業藝團的經驗(5’48”)
  • 01:由後台小伙子、見習演員到演藝學生(10’53”)
  • 02:由理工紡織系學生到全職投身後台工作(15’33”)
  • 03:成立赫墾坊的經過;筆名「莫唏」的由來(17’11”)
  • 04:入讀演藝學院導演系;創作劇本獲讚賞(12’56”)
  • 05:劇本取材自小人物故事,擴闊「香港仔」視野(20’43”)
  • 06:編劇和導演之間的溝通;與不同團體的合作經驗(21’38”)
  • 07:獲演藝發展局資助,赫墾坊的「開墾」時期(17’14”)
  • 08:由業餘過渡到專業劇團的挑戰(14’57”)
  • 09:藝術行政的重要;卸下藝發局資助「包袱」(24’42”)
  • 10:推行中小學戲劇教育計劃(26’11”)
  • 11:戲劇教育的發展方向(12’37”)
  • 代表物件:拉炮(2'59")
上一條問題
下一條問題

個人簡介

赫墾坊劇團藝術總監。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導演系首屆(1988)畢業生,澳洲格理菲斯大學戲劇教育碩士課程香港首批(2008)畢業生。香港戲劇協會、香港學校戲劇節和香港教育劇場論壇創會成員,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委員會戲劇小組委員、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評審及審批員。

參考資料

赫墾坊
http://etdrama.org.hk/?a=group&id=home

《赫墾坊十週年紀念特刊》,赫墾坊,1992。

吳家禧,〈戲劇發展的根〉,載《九十年代香港劇壇點將錄第一輯》,潘惠森、丁家湘編,香港戲劇協會,1992年6月。

張振中等編,〈職業劇團運動與方向〉,載《九十年代香港劇壇點將錄第三輯》,香港戲劇協會,1998年12月。

《赫墾坊劇團十五週年紀念》,赫墾坊,1998。

莫唏編劇,〈龍情化不開〉,載《香港的聲音:香港話劇1997(香港劇本叢書第一輯)》,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,1999年10月。

岑偉宗,《香港專業舞台劇作家中文舞台劇本寫作思維過程硏究:構思及修訂》,香港大學,2000。

方梓勳編著,《香港話劇訪談錄》,香港戲劇工程,2000年3月。

莫唏編劇,《最佳編劇》,載《破浪的舞台(香港劇本十年集:八十年代)》,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,2003年7月。

田本相、方梓勳編,〈吳家禧:一個辛勤而多產的編導〉,載《香港話劇史稿》,遼寧教育出版社,2009年8月。

梁燕麗,〈從"最佳編劇"到"赫墾導演"〉,載《香港話劇史(1907 - 2007)》,復旦大學出版社,2015年1月。

余翰廷,劇場工作室《相約星期六》part 1,2016年6月27日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nRo-s_KaiQ

余翰廷,劇場工作室《相約星期六》part 2,2016年6月27日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O6E-GEEP3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