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應豐

口述歷史

何應豐先生為本地資深舞台劇導演及設計師,在流白之間接受了我們的訪問。他跟我們分享了由剛劇場到何.必館自己心態上的變化,及提出了對於本地劇場設計生態及表演場地政策的意見。

錄影訪問 錄音訪問

  • 01:劇場工作專門化,欠缺溝通自省(25'21")
  • 02:將心打開,誰都可以是老師(5'55")
  • 03:以設計師身份進入香港劇壇;成立剛劇場,實驗不同創作方式(19'42")
  • 04:在烏茲別克首演之《離地三百七十五米又如何》(5'01")
  • 05:瘋祭舞台的誕生與創作路向(16'34")
  • 06:瘋祭舞台的社區與青少年藝術計劃(7'19")
  • 07:「社會開放(封閉)劇場」系列;以另一種力氣進行下一階段探索(14'45")
  • 08:不健康的本地劇壇設計生態(12'43")
  • 09:香港表演場地一成不變(9'06")
  • 10:在台上審視自身,以行動回應當下(6'54")
  • 代表物件:自己的身體(1'53")

 

何應豐表示起初對戲劇並不感興趣,亦質疑戲劇的本質,直到赴美攻讀電影,在偶然旁聽的戲劇課內看到演員的真摰表現,才讓他對戲劇有截然不同的體驗。然後他開始學習劇場內不同崗位的工作,一方面裝備自己,一方面嘗試去了解戲劇藝術更多。他直言在現今講求專門化的世代,劇場已踏入一種行業化的生產模式,各崗位之間缺乏有深度的溝通。

 

日期:2017年6月23日
時間:下午二時至五時
地點:流白之間
訪談員:陳瑋鑫、巫書祺

 

標籤:

西九文化區 11

上一條問題
下一條問題

個人簡介

何應豐是前瘋祭舞台(1996 - 2010)創辦人及藝術監督。二零一一年創立「何必。館」,又名「何應豐文化藝行工作坊」。

香港出生。年少據聞,祖籍廣東南海,但從未踏足「故鄉」。青少年期,接受殖民地教育,後留學美國主修戲劇。三十年來,以劇場為文化渡橋,學習觀照自身與周邊社會、政治及文化觸碰著的種種問題和相應關係;借藝術行動,重新學習認識香港社群的特殊性,透過教育和社會工作,尋索平民百姓家如何自強和建築獨立思考在「主流以外」的出路。

何某愛藝術、愛電影、愛寫作、愛看書、愛交友、愛旅遊,更愛引用不同媒體進行創作。多年來以不同身份(包括藝術監督、導演、編劇、佈景、服裝及燈光設計、錄像創作、現場音效創作、演員、監製、平面設計及翻譯等),藉故事、詩、畫、像、樂等入題,建築以「藝術行動」引發對香港及中國大陸種種社會現象的「文化研究」工作,以「完全舞台」框架,探索文化融匯和開拓多元思考領域的可能。

對何氏而言,生命由香港出發,到北美洲走上了一大個圈,才意識到成長於殖民土壤中承襲的「文化後遺症」,如何深切的影響著自身以及香港文化發展的脈搏。多年來,遊走社會邊緣,參看建制裡外種種,再迴轉於商業管理主義橫行下「另類文化」和「主流文化」之間的精神虛耗和角力,強烈理解到自強、自律和自省對重新建築社群及自主意識的重要。由小學到大學到研究院的「學術旅途」上,更深深體味今夕「教育」(初級、中級以至高級)在「以工商業生產線思維規劃視聽」下的傾則和荒謬,箇中「教育框架」多潛伏著與生命學習嚴重脫軌的虛無。故何氏長期藉藝術行動鑽研重拾生命自強的可能。以行動當下,藉建築經驗學習(experiential learning),從中解放故有學習的困局和慣性(necessary process of unlearning),是何氏推崇的生命哲學。曾以「瘋子日記」,記錄生活觀照到的種種「意氣瘋情」,部份文章曾先後結集出版。

二零零零年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出版了一本有關何氏的作品及評論集《瘋祭圖譜──何應豐的完全劇場觀》。何氏的著作包括:瘋祭舞台胡思亂想集之《抽思:一齣舞台劇誕生的遊戈異象》、《戲言:音樂劇七重天創作的思前想後》和《此間:舞台劇蕪湖街上好風光創作旅途上的無煙記錄》。二零零四年以 《心曲:從青少年劇場寄出的三十六封信》為青年音樂劇《不再哭泣》撰寫書信錄。二零零八年以應用社會科學角度,完成了他跨越學術界別書寫的博士論文《從藝術媒體參詳社會行動的可能﹣一次身體版圖上的另類旅遊》。

近年多遊走港台兩地,繼續以藝行作業,聚焦在身體作為文化展現平台的行動研究。

參考資料

「何必。館」
http://www.hobitgoon.com/

何應豐,〈疑惑〉,載《九十年代香港劇壇點將錄第二輯》,香港戲劇協會,1996年3月。

何應豐,〈揭開「暖大衣」背後的「隱憂」與「文化迷失」——探索香港本地演員在表演藝術上的幾則問題〉,載《香港戲劇學刊》(第一期),中文大學出版社,1998年10月。

張秉權、方梓勳編,〈何應豐舞台設計選〉,載《香港戲劇學刊》(第一期),中文大學出版社,1998年10月。

方梓勳編著,《香港話劇訪談錄》,香港中文大學,2000年3月。

何應豐,《抽思:一齣舞台劇誕生前的遊弋異象》,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,2002年8月。

何應豐,〈尋找舞台美學在香港的住處(附:椅子三十二面體)〉,載《香港戲劇學刊》(第三期),中文大學出版社,2002。

何應豐,《戲言:音樂劇場《七重天》創作的後果前因》,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,2003年10月。

何應豐,〈誰能看清楚/誰不想看清楚——借郭寶崑踏過的邊緣戲步遊看香港戲劇的今昔〉,載《香港戲劇學刊》(第四期),中文大學出版社,2003。

何應豐,《此間:舞台劇《蕪湖街上好風光》創作旅途上的無煙記錄》,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,2005年6月。

梵谷編,《瘋祭圖譜——何應豐的完全劇場觀(修訂版)》,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,2006年7月。

林克歡,《消費時代的戲劇》,書林出版有限公司,2007年10月。

盧偉力,〈漫說何應豐〉,盧偉力藝評BLOG,2011年10月10日。
http://lowailuk.blogspot.hk/2011/10/blog-post_10.html

楊天帥,〈戲劇教育淪為一門生意〉,信報財經新聞,2012年3月21日。
http://natdramalife.blogspot.hk/2012/04/2012321-showshow-playplay.html

何應豐,好想藝術_說故事,香港電台,2012年6月5日。
http://app3.rthk.hk/elearning/artspiration/episode.php?etype=2&eid=34

小米,〈何應豐 借藝術打破常規〉,AMCNN,2012年12月27日。
http://amcnn.blogspot.hk/2012/12/blog-post_4186.html

李玉玲,〈香港編導何應豐 細火慢燉 就是「不急」〉,《PAR表演藝術》第250期,2013年10月號。

馬戲班-何應豐專訪-第一章,2014年7月10日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5RUCa-mXzA

馬戲班-何應豐專訪-第二章,2014年7月13日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nPi7PiEBvQ

〈何應豐導演的一次分享〉,我們,2014年11月17日。
http://blog.roodo.com/oui0723/archives/34247661.html

梁燕麗,〈何應豐和”瘋祭舞台”〉,載《香港話劇史(1907 - 2007)》,復旦大學出版社,2015年1月。

〈楊雲濤 黎海寧 何應豐 舞入紅樓 覓夢三闋〉,文匯報,2016年7月30日。
http://paper.wenweipo.com/2016/07/30/YC1607300001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