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
  • 口述歷史
  • 劇事年表
  • 資料庫

傅月美 »

01:首屆香港話劇團演員訓練班;訓練班學員的首個演出(4'20")
05:難忘的導演作品(5'00")
09:黎草田先生與香港戲劇的因緣(4'37")

張秉權 »

02:在新亞劇社的日子;戲劇知識的來源;公教進行社的戲劇講座(3'33")
03:早期的導演經驗;致群劇社的集體編導制度(6'07")
04:香港大會堂的特殊意義;從曹禺戲劇節,到香港話劇團成立(9'24")
05:致群劇社的成立緣起與宗旨;不同階段的導演經驗(6'38")

余振球 »

01:小六英語戲劇演出首踏舞台;參加青少年中心戲劇班,正式學習戲劇知識(6'28")

袁立勳 »

04:「中國話劇的發展」講座系列(8'14")

盧偉力 »

01:中學時期開始接觸戲劇;校協戲劇社的影響(18'55")

陳健彬 »

02:新亞書院的戲劇活動及與致群劇社的因緣(3’03”)
02:中學時期參演宗教劇;中大畢業參與成立致群劇社(20’40”)
03:當上老師深受學生歡迎;投身公務員與話劇團結緣(18’32”)

鄧樹榮 »

01:留學法國前的戲劇經驗(7’05”)
02:留法回港後的香港戲劇生態;引入形體訓練(15’48”)

周志輝 »

01:從初次踏上舞台,到正式參演舞台劇(6’54”)
02:從兼職參與舞台劇演出,到考入話劇團當全職演員(5’13”)
02:從正式踏上舞台演出,到成為話劇團兼職演員(14’20”)

甄明慧 »

01:從參加校協義工,到投考香港演藝學院(14’11”)

梁國雄 »

02:六、七十年代的業餘戲劇面貌(16’33”)
05:從投考藝團辦事處合約技術人員,到進入香港話劇團全職工作(22’48”)
14:創辦《劇藝》月刊(23'40")
15:成立實驗室劇藝社;見證本地戲劇從業餘走向職業(11'53")

茹國烈 »

01:於理工劇社與戲劇結緣(7'49")

莫昭如 »

04:從外國觀劇體驗到參與本地戲劇演出(18'33")

「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﹙第一期﹚」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「藝能發展資助計劃」的資助。



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為藝發局資助團體

地址: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3-06C室
電話:(852) 2974 0542 傳真:(852) 2974 0592
電郵:iatc@iatc.com.hk

©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.版權所有.不得轉載


本網站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

Please login !
Username
Passwo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