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
  • 口述歷史
  • 劇事年表
  • 資料庫

余振球 »

07:經常出入城市劇場,吸收不同資訊,決定赴美進修;獲邀加入中英劇團,出任製作監督(6'57")

陳炳釗 »

02:在演藝學院的日子;參與業餘劇社演出的經驗(15'52")

茹國烈 »

01:加入理工劇社,初次接觸戲劇(6'47")
01:於理工劇社與戲劇結緣(7'49")

吳家禧 »

03:成立赫墾坊的經過;筆名「莫唏」的由來(17’11”)

甄明慧 »

08:為《Black List》攝影集撰文,記下幕後人員與劇場發展二三事(4'56")

張達明 »

03:加入「中英劇團」及在「沙磚上」的創作(14’22”)

蔡錫昌 »

06:從業餘走向專業,新域劇團的成立(2’29”)
08:香港戲劇工程與新域劇團:研究、實踐、教演相長(9'07")

潘惠森 »

07:新域劇團的人事轉變(7'00")
08:不同的導演經驗(5'52")
09:先掌握編劇技藝再求突破;大衛.馬密啟發語言運用(7'05")

「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﹙第一期﹚」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「藝能發展資助計劃」的資助。



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為藝發局資助團體

地址: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3-06C室
電話:(852) 2974 0542 傳真:(852) 2974 0592
電郵:iatc@iatc.com.hk

©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.版權所有.不得轉載


本網站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

Please login !
Username
Passwo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