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關於
  • 口述歷史
  • 劇事年表
  • 資料庫

霍達昭 »

06:糅合中西文化,生活啟發創作(20'19")

張可堅 »

02:於中英劇團工作及翻譯劇本的經驗(14’13”)
03:從港大、中天兩邊走,到決心投身劇場(17’48”)
07:導演的滿足感與劇評書寫(7’39”)

余振球 »

07:經常出入城市劇場,吸收不同資訊,決定赴美進修;獲邀加入中英劇團,出任製作監督(6'57")

莫昭如 »

02:踏上民眾戲劇、社區劇場及國際交流之路(10’27”)

王添強 »

05:從業餘過渡至職業,與演藝上司合組舞台設計公司(4'18")

盧偉力 »

04:赴美進修戲劇,反思表演本質(10'27")

黃伸強 »

02:留學美國的經驗:從「演藝」歲月到與「沙磚上」結緣(10’57”)
03:發掘後台工作的興趣;香港劇場音樂的變化(16’18”)
04:劇場音響設計的美學與音響科技的演進(20’05”)
10:從「六四」至「九七」,舞蹈與戲劇演出的音樂設計經驗(13’47”)
11:香港劇界於回歸前後的轉變;演藝工作者生活的今昔變化(11’30”)

張輝 »

01:踏上劇場之路的經過(11'07")
02:不相信專業分工,美醜非二元(15'43")
07:擔任城市劇場經理,引介本地及台灣小劇場作品(13'06")

吳家禧 »

05:赫墾坊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上演過的幾個難忘作品(6’16”)
03:成立赫墾坊的經過;筆名「莫唏」的由來(17’11”)
11:戲劇教育的發展方向(12’37”)

甄明慧 »

02:演藝畢業後的後台工作;留英實習的經驗(16’51”)
06:場地管理編制的改變(9’56”)

張達明 »

03:加入「中英劇團」及在「沙磚上」的創作(14’22”)

崔婉芬 »

01:從初演「屍體」與戲劇相遇,到考進香港演藝學院(17'55")

黃志強 »

01:首次參與舞台服裝設計《迪士尼穿梭大匯演》(8'46")
02:機緣巧合為《李爾王》設計服裝(6'27")
05:難忘的製作經驗;不斷思考修改,完善設計(7'04")

「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﹙第一期﹚」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「藝能發展資助計劃」的資助。



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為藝發局資助團體

地址: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3-06C室
電話:(852) 2974 0542 傳真:(852) 2974 0592
電郵:iatc@iatc.com.hk

©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.版權所有.不得轉載


本網站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

Please login !
Username
Password